來源:未知 作者:未知 發布者: 發布時間:2016年09月21日 20:09 閱讀次
一、“經典誦讀”活動背景
中國古代文化經典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紐帶。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優秀經典詩文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為青少年一生的文化資產。正是通過文化經典,民族精神才得以傳播和不斷發展,因而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
我國近年來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古詩文的吟誦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專家學者提出,中華文明不僅應活在典籍、展品中,更應活在大眾的精神生活中,尤其是活在青年一代的心靈中。作為省級示范性高中,全國“百強”名校的湘潭縣一中更應該順應教育發展的潮流,發掘中國歷史上豐富的審美、道德資源,用民族文化的優秀經典教育下一代。
我們的宗旨其一是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經典詩文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但是漢語言文字的典范和精華,而且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從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泱泱大國的詩風詞韻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古詩文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常常是一字驚人,一字道破天機,錘煉的語句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一段精彩的敘述。讀者在誦讀過程中,大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心騖八極,神游萬仞。在提高學生個人的文學素養上,經典詩文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宗旨之二是通過誦讀經典詩文,培養高尚情操。目前,大部分學生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識嚴重不足,在弘揚傳統美德方面也不盡人意,對一些基本的社會公德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而古典詩歌兼跨德育、智育和美育范疇。讀一首詩就好比結識一位朋友,欣賞古代優秀詩文就如同與一批歷史上最杰出的中國人對話,無形中使閱讀者在氣質上、人格上都受到感染。古詩文可以使我們以一種詩意的眼光去觀察、體味多姿多彩的人生,在平常的生活中發掘詩意和哲理。
二、“經典誦讀”學校重視
我校趙羅海校長對經典誦讀特別重視,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多次強調了經典誦讀對學生的重要性,多次提出“成長比成績重要”“我們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我們要打造書香校園,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等教育理念,在趙校長這一指導思想下,成立了以楊紅副校長為組長,教科室彭年勝主任為副組長,年級組長、語文教研組長和全體語文教師、全體班主任為主要成員的誦讀領導小組。由政教處、語文組共同擬定誦讀方案,級組長、語文備課組長管理檢查,各班班主任、語文老師具體組織負責,將誦讀工作落到實處。
三、“經典誦讀”教師先行
要通過誦讀經典提升學生的文學文化素養的關鍵是教師本身應該具備一定的古代文化素養。因此我們發動教師讀經典,讀原著、讀巨著,用經典之作伴隨教學生涯,用傳統文化涂亮人生底色,在經典中尋找教育智慧,與學生牽手并肩共同成長。
我們成立了湘潭縣一中教師讀書小組,由我校語文教研組組長曹莉老師擔任讀書小組組長,讀書會由主管教學的楊校長直接領導。我們共有語文老師24人、政治老師4人、歷史老師人3人參加了教師經典誦讀讀書會。學校撥??钛b修設計了教師閱讀室,為讀書小組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優良的環境。讀書小組每個星期舉行一次活動,指定讀書內容,由專人負責主講,老師們一起討論。老師們已經認認真真讀完《左傳》,本學期正在讀《韓非子》,通過這樣的經典誦讀活動,督促老師們靜下心來,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抓緊時間誦讀經典詩文,然后一起探討自己在讀經典時的疑惑,并引申開來,聯系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讓經典在自己的教學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
四、“經典誦讀”課堂引領
為了保證經典誦讀落在實處,確保不流于形式,我校長期在高一課堂開設了每周一次的閱讀課。
我校高一的閱讀課有專門的閱讀老師指導并督促。為了讓學生盡量多的接觸經典文化,多誦讀經典詩文,我校高一語文備課組全體成員嘔心瀝血,精心編印了每周一次的閱讀周報。閱讀周報的第一版內容就是“經典誦讀”。這個板塊的內容精選了我國優秀的文言文,有對文言文的字面含義的梳理,有對經典原文的闡釋,并且要求學生寫出閱讀經典的感悟。閱讀周報的其他內容也精心選擇了優美的古代或當代詩歌,有內涵的優美散文。一張閱讀周報凝結了我們湘潭縣一中語文老師的心血,也寄托了老師們提高學生文學文化素養的殷殷期望。每一期閱讀周報都要收上來,老師們認真批閱學生的感悟部分,優秀的感悟及時表揚并在班上朗讀,通過這種方式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思考感悟能力、表達能力。
這樣扎扎實實、勤勤懇懇的閱讀活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文化素養,學生反饋上來的信息告訴我們只要有心,只要用心,我們所有的努力一定會開花結果。
我校在高二年級整個下學期語文課堂全部學習《古代文化經典研讀》。
本教材主要從歷代文化經典論著中選擇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章節,既展示儒、釋、道三教的經典以及歷史、倫理、科技、文學等各個方面,又反映思想的流變和文化的發展。因此,書中各單元同時兼顧兩條線索:一條是歷史發展的線索,從第二單元以儒道發端,到第十單元的近代文化轉型結束,大致構成一個有始有終的時間序列,反應中國文化由古到今的發展脈絡;另一條線索則是從經典的性質著眼的,力求涵蓋中國文化的主要方面。兩條線索相互結合,力圖使學生在選修了本課程以后,對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的論著相對來說有較為系統的學習,進而初步了解中國文化的基本內涵。當然,由于篇幅所限,或者是為了照顧學生的接收能力,某些中國文化發展階段上的重要著作沒有過多的涉及,比如魏晉玄學的著作、清朝乾嘉時期的考據學著作等。
五、“經典誦讀”活動深化
我校經典誦讀活動除了有課堂時間保證之外,還通過各種各樣的校園活動來加強、深化經典誦讀,想法設法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引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進一步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
1、在每周一次的國旗下講話中,經常性的利用教師演講的機會傳遞讀經典的思想,讀好書的思想。
在這些演講當中非常成功的有曹莉老師《孩子,你為什么不讀書》的國旗下的演講,韓健老師《讀書當讀經典》國旗下的演講,兩位老師的演講詞還刊發在校報上,每個學生人手一份。通過這樣的方式極大的強化了學生的讀書意識,讀經典意識。
2、 每個學期我們都要舉行全校性的經典詩文默寫競賽。
每個學期,由學校教務處牽頭,全校統一部署,我校均要組織經典詩文默寫競賽。
然后再統一閱卷,由語文老師組織評選出默寫比賽的優勝者。這個活動計入班級的積分中,并與班主任的績效評優掛鉤,這樣使經典詩文默寫比賽落到了實處。
3、每學期我們還要開展全校性的古詩文創作比賽。
學生在大量閱讀古代詩文時,也引發了自己創作的熱情。我校語文老師因勢利導,也為了經典誦讀活動能夠深入開展下去,每年都要舉辦全校性的詩歌創作比賽。
老師們在教授古代詩歌的時候,都會適當的講授一些古詩詞的格律特點,以及一些寫作古代詩歌的基本常識,這樣學生自己很有創作古詩詞的興趣。我們在舉辦古詩詞創作比賽中發現,通過自己創作古詩詞的方式對督促學生學習古詩文有很大的幫助,在比賽中,我們縣一中的學子也特別的優秀,他們也能夠寫出很好的古詩詞,令我們的語文老師非常的驚喜。
4、 每學年我們都要組織全校性的古詩文朗誦比賽。
古詩文的學習其核心是一定要誦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人還說:“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久之自悟”,因此,誦讀是古詩文學習的一個關鍵。為了把經典誦讀落實,我們在早自習的語文晨讀期間,要求全體語文老師要下到班上,督促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并成立讀書背誦小組,一一督促學生背誦好古詩文。
不僅如此,每個學年我們首先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班級古詩文朗誦比賽,然后選出優秀選手參加學校的古詩文朗誦比賽。在學校教務處、政教處、團委、語文組的通力合作之下,我校每次經典誦讀比賽都能夠獲得極大的成功,有力的推動了經典誦讀活動在我校的深入開展。
5、除了上述常規活動外,我校還通過其他多種形式的經典誦讀活動、學生自發組織的社團活動進一步讓讓經典誦讀活動得以深入開展下去。
比如我們在校園文化藝術節中進行經典詩詞鋼筆書法比賽,在校報中刊登學生的“我讀經典”優秀讀書筆記、在教師布置規范化評比中要求突出傳統文化特色、在每周的班團活動中要求舉行“我讀經典”主題班會、在每天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演講中以“我與古詩詞”為話題進行古詩鑒賞與評價等等。
在我校的學生社團中,有一個學生自發組織的社團“中國風”社團。這個社團也經常舉辦關于誦讀文化經典的講座與相關活動。
六、“經典誦讀”成績斐然
1、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讓學生誦讀經典、理解經典,以經典詩文來陶冶學生高雅情趣,開闊胸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使學生熱愛祖國、文明禮貌、勤奮上進,自立自強。
2、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質。
在誦讀熟背中開拓視野、增加詩文誦讀量, 培養學生讀書興趣,掌握誦讀技巧,培養閱讀習慣和能力,使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審美能力,提升了學生語文素養。
3、打造了和諧的、人文的、豐富的校園文化。
在經典誦讀活動中,教師也主動參與,廣泛融入,師生一起學習、討論、背誦。探討經典的人多了,查閱資料的人多了,吟頌的多了,運用經典語句的多了,師生們在活動中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蘊。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在學校營造了濃厚的經典閱讀氛圍,為打造和諧的、人文的、豐富的校園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經典誦讀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片生機。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努力,把經典誦讀活動推向深入,讓傳統文化經典在湘潭縣一中這所三湘名校開花結果,為一中學子的終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6 xtxy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湘潭縣易俗河鎮鳳凰東路302號 郵編:411228
湘ICP備16017832號 版權所有:湘潭縣一中 公安備案 43032102000117